查看原文
其他

域外 | 《伦理学》(Ethics)第132卷第1期

域外编辑部 法理杂志 2024-01-11







Ethics

Vol.132 Iss.1


本期《伦理学》共6篇文章,2篇讨论,第一篇文章《不要停止相信(坚持那种温暖模糊的感觉)》中研究的是,这个世界是否被构建为会惩罚关于道德虚无主义的学习活动。第二篇文章《“累加”理由:还原和非还原路径的教训》中主要探讨理由的还原和非还原理论是否能够说明理由的分量如何累加。第三篇文章《解决理想世界问题》中作者提出了一种规则后果主义的新阐述,作为对传统表述的发展。第四篇文章《这并不是我所同意的:内容和同意》中作者寻求对于基于欺骗的性行为中的错误的一种不同的解释。第五篇文章《能动性与感受必需品》作者研究了一种独特的“依恋必需品”。第六篇文章《独立于心灵与非基于心灵:两种客观主义》中作者主张我们应当区分两种典型的客观主义:非基于心灵的客观主义和独立于心灵的客观主义。讨论分别为《折扣小概率解决了个人内部的加法悖论》与《承诺,意图与行动理由》。




Articles



01
Don’t Stop Believing (Hold onto That Warm Fuzzy Feeling)不要停止相信(坚持那种温暖模糊的感觉)Edward J. R. Elliott and Jessica Isserow摘要:如果信念是我们指引方向的地图,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想要一张更精确的地图。然而,这个世界可以被构建为去惩罚关于某些特定话题的学习——通过学习新信息,一个人所处的情境可能会比不学习更糟。我们研究的是,这个世界是否被构建为惩罚关于道德虚无主义的学习活动。我们追问,如果一个普通人有机会了解道德虚无主义的真相,她应当去了解吗?我们认为,鉴于对一般的人类偏好的合理假设,她(或许)不应当这么做。
02
“Adding Up” Reasons: Lessons for Reductive and Nonreductive Approaches“累加”理由:还原和非还原路径的教训Shyam Nair摘要:如何将不同的理由(resaons)结合起来以支持一个关于做什么或相信什么的结论呢?这一问题引出了两个挑战:(1)我们如何能够清楚说明一个理由的分量?(2)不同理由的分量如何结合?关于证实(confirmation)所面临的类似问题已经通过概率工具得到了回应。理由的还原和非还原理论能够利用这些工具来回应它们的挑战吗?是的,或更准确的说:还原理论能够回应这两个挑战。非还原理论在证实理论的一个(新的?)结论的帮助下,能够回应其中一个挑战,并且我们有理由(grounds)乐观地认为它们可以回应另一个挑战。 03
Solving the Ideal Worlds Problem解决理想世界问题Caleb Perl摘要:我提出了一种规则后果主义的新阐述,作为对传统表述的发展。我的新阐述完全避免了帕菲特所称的“理想世界”批评。我认为这些批评的产生源自传统阐述包括了关于事情会如何不同发展的反事实对照。我的新阐述消除了这些反事实对照。新阐述的一个好处是可以作为一种模型来重新阐述结构相似的观点,包括各种契约论。
04
Not What I Agreed To: Content and Consent这并不是我所同意的:内容和同意Emily C. R. Tilton and Jonathan Jenkins Ichikawa摘要:欺骗有时会导致非自愿的性行为。最近有大量文献将此类侵犯行为理解为“使得同意无效”:这种同意并没有改变道德环境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这种性接触是一种侵犯权利的行为。我们寻求对于这个问题中的错误的一种不同的解释:存在有效的同意,但是这个同意并不是针对已经发生的性行为的同意。语义惯例在区分“导致了非自愿的性行为的欺骗”(如偷偷取下安全套)和“没有导致非自愿性行为的欺骗”(如善意的谎言)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的框架也适用于更加有争议的例子,比如涉及所谓的“性别欺诈”控告的案件。
05

Agency and Varieties of Felt Necessity能动性与感受必须品的种类Monique Wonderly摘要:感受必需品,或将某人或某物作为一种感受需要来体验的现象,在构建人的能动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能动性和感受必需品之间的关系的哲学处理倾向于着眼于食欲的需求和一种特殊类型的照顾所引起的必需品。我认为,通过研究未被充分探索的第三种感受必需品,我称之为“依恋必需品”,我们会有很多收获。依恋必需品是构建能动性的一个特殊的部分,正如它的更加常见的相关物,它也能够阐明成瘾和爱情的重要方面。
06 Mind Independence versus Mind Nongroundedness: Two Kinds of Objectivism独立于心灵与非基于心灵:两种客观主义Shlomit Wygoda Cohen摘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主张我们应当区分两种典型的客观主义:非基于心灵的客观主义和独立于心灵的客观主义。尽管这个区分可以广泛地适用于其他领域,但我将注意力集中于元伦理学。根据非基于心灵的客观主义,道德标准并不基于任何心灵;同时,根据独立于心灵的客观主义,道德标准独立于任何心灵而存在。尽管它很重要,但到目前为止,这种区分在文献中还没有被注意到。我认为这个区分有助于阐明其他令人困惑的元伦理学立场(最明显的是威金斯的感性主观主义和科斯嘉德的意志主义)。 07
Discounting Small Probabilities Solves the Intrapersonal Addition Paradox折扣小概率解决了个人内部的累加悖论Petra Kosonen摘要:内贝尔通过 "个人内部令人厌恶的结论"(即对个人来说,确定的平庸生活比足够小的优秀生活的机会更好)来捍卫(帕菲特所提出的)“令人厌恶的结论”。在这篇文章中,我否认接受 "个人内部令人厌恶的结论 "会导致我们得出令人厌恶的结论。我指出,在许多避免令人厌恶的结论的观点中,我们应该把非常小的概率折算为零。如果我们这样做,那么内贝尔的 "事前帕累托 "的关键前提就会失效,因为个人层面的折现可能无法与群体层面的折现相匹配。 08
Promises, Intentions, and Reasons for Action承诺,意图与行动理由Andrew Lichter摘要:亚伯拉罕·罗斯认为,接受一个承诺意味着希望被承诺的行动得以履行。我认为,这个提议会存在问题,因为它很难解释承诺如何提供了履行被承诺的行动的理由。进而,我提出我们是否能够通过这样说来弥合这个裂缝:承诺者有权获得她的承诺被接受的理由。我认为,这种修正将难以置信地缩小有约束力的承诺的类别,并且任何将承诺视为共同能动性的行使的理论将会面临的同样的问题。


译者

徐辉

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博士研究生

蒋子怡,王显康,闫波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校对

张峰铭,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讲师




域外栏目每周三固定与大家相见

-推荐阅读-


《法理——法哲学、法学方法论与人工智能》杂志最新稿约

学界 | 重要期刊法理论文刊载情况报告(1-4月·综合类C扩

思享|苏彦新:法学研究者为何与如何跨学科?

论文写作与发表|白岫云:法学核心期刊选文的共性与个性

域外 | 《法理》(Ratio Juris)第34卷第4期

论文写作与发表|吴国盛:学术写作的三大意识

思享|张艳涛、杨林:平等概念的历史与结构

思享|托马斯·维施迈尔:人工智能系统的规制


欢迎关注法理杂志

 选粹|思享|域外|写作|学界 

赐稿邮箱|ratiojuriswechat@126.com


☜法理杂志官方“有赞”书籍商铺 | 扫码选好书


文字编辑 | 周珍珍 赵熙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